西出陽關
在嘉峪關的時候就出過一次關。那時候管理員還煞有介事的給我發(fā)了一張出關證,讓我有種慷慨就義的悲壯感,仿佛一踏出關外就會一去不復返了。今天我再次出關,比起嘉峪關來,這里顯得寒傖多了,沒有出關證,沒有雄偉的關城,也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有一個殘敗的烽火臺。
這就是陽關。這個昔日的邊陲要塞已不復當年的風光,如果不是有王維的那首千古絕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話,相信今天的陽關會被歷史所淹沒。王維也不曾想到自己的一時感觸竟會讓后人如此的前仆后繼,繼而如癡如醉的去吟唱那歷史的余音吧!如果說過去的陽關是為商旅們而設立,今天的它就是為了《渭城曲》而存在。
到陽關去頗費一番周折,主要是湊不到人和我平攤車費,再來就是心理上的矛盾,老在陽關和玉門關之間徘徊。這個鎮(zhèn)守北面要塞的玉門關,也是因為一首詩而廣為人知,”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多使人浮想連翩的意境?。】申僦行邼奈覅s必須作出痛苦的抉擇,陽關100元,玉門400--600元,這個天價促使我必須在魚與熊掌中取其一。終于與出租車師傅談好價錢,80元帶我上一趟陽關,可心里畢竟充滿了遺憾。
_big.jpg)
蕭蕭玉門,我何時才能聆聽你的訴說呢?
還好陽關沒讓我失望。當車子使過廣袤千里的戈壁進入南湖鄉(xiāng)時,我就望見聳立在古董灘上的它了。平坦的流沙地帶突然冒出這樣的一個墩,顯得那么的突兀卻也那么的桀驁,仿佛在說:“你們把我丟棄了又怎么樣,我現(xiàn)在還不是一樣活得好好的?”是的,自唐代開始就受風沙侵蝕的陽關,到元代時又被洪水沖毀,僅存的城堡墻基也只有半米高,但它就是“活”下來了。如此頑強的生命力,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呢?我真想去撫摸它,去感受一個千年的傳說。但那高高的欄桿卻把我堵在外圍,雖說是避免人為的破壞,可卻失去了整體的協(xié)調(diào)性。陽關若有知,或許它會愿意繼續(xù)茍延殘喘下去,或許從此灰飛煙滅,也不愿意被囚被困。以前的它,可以展開雙臂擁抱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可今天它卻只能對著四方賓客無言以對!
哀哉陽關,誰會去聆聽你的切切悲音?
離陽關不遠有一綠洲,名渥洼,千年來一直滋潤著寂寞的陽關。有了它,強悍的陽關才增添了點點柔情:有了它,倔強的陽關才會存活至今。站在貧瘠的陽關道上看渥洼池,會驚嘆造物者之能。只不過是尺步之遙就出現(xiàn)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但世界萬物原本就應該這樣,一滋一枯,一歲一榮,一興一敗才符合大自然運轉(zhuǎn)之定律。鳴沙山月牙泉是一例,如今陽關渥洼又是一證。而早在中國古代,道家就提出了陰陽學說并對此進行了論證,四時萬物互相補助,世界才會運轉(zhuǎn)得當。
突然一陣有序的馬蹄聲打斷了我的思路。
“姑娘,騎馬嗎?”是個被圍巾遮住半張臉,雙眼充滿了期待的女師傅。
我點點頭,除了那雙懇求的眼睛還有那匹黑得發(fā)亮的馬。好可愛。我喜歡馬,但騎在馬鞍上的我卻從來不敢撒開韁奔跑。所以就讓師傅替我牽韁,讓馬踢踏踢踏的緩緩行走,不想破壞陽關的寧靜呢。環(huán)顧四周,就只有我這個不速之客,遠處的渥洼池邊有數(shù)只乳牛在低頭喝水,一派的閑適,一派的悠然。
今天的陽關,仿佛就屬于我一人的,故,就讓我完全擁有這份寧靜吧!
“姑娘,我昨天遇到怪事了!”
“哦,什么事情?”八成不是好事,難不成要跟我說一件曠世奇聞騙取我的信任,然后再訛我一筆錢?可聽完后,我不禁啞然失笑,典型的小人之心。但這就是城市人的通病??!總是在心里上對他人設防,或許要在身體上不設防會來的容易些?
這就是師傅口中的“奇聞”里的主角們了。一群雄趨趨的男子,竟然在渥洼池邊拍裸體照!這群“模特”能挑上如此的人文景觀,也確實夠品味的,可在純樸的鄉(xiāng)下人眼里,他們更是驚世駭俗。我雖說酷愛攝影,但總不敢踏入人體攝影的領域,因為它的尺寸很難把握,跨前一步是藝術,后退一步就是淫穢了。所以我佩服他們,能做別人所不能做的才叫有個性,但當我聽到師傅那夸張,充滿驚駭?shù)恼Z調(diào),知道無論怎么解釋都是徒勞的。我該怎樣讓她明白這是門藝術,一個或許連城市人也未必能接受的人體攝影呢?
罷了,何必解釋呢?我行我素的藝術家是不需要任何注釋的。就讓他們的“奇聞”成為陽關的一道“有味”的風景線吧!多年以后,可能還會演變成動人的傳說,為單調(diào)的陽關增添一絲旋昵的色彩呢!
我期待著那一天的來臨!
白馬烏市
踏入新疆地界,荒蕪凄清的景色就被沁人心脾的青蔥翠綠取而代之。這個面積占中國版圖上最多的省,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四方的游客。新疆人在為他們的家鄉(xiāng)做宣傳時,常言簡意賅的說:“我們新疆好地方!”只有真正去體會后才知道這句話實則包含了千言萬語。因為新疆的美是不能靠言語去描述,而是必須自己親身去感受才能體會個中精彩。
烏魯木齊是我拜訪新疆的第一站。“烏魯木齊”是維吾爾語的音譯,即“美麗的城市”。這座美麗的城市在一個明媚的早晨里接待了我,而我也即將在這兒留下不再是行單影只的足跡。因為我的新疆好友紀萌將暫時結(jié)束我的孤獨者之旅,讓我緊繃的神經(jīng)能緩上一緩。所以到烏魯木齊后的我是處于完全松懈狀態(tài),什么事情都讓紀媽媽來打點,自己就在紀萌的帶領下穿梭于大街小巷中,在二道橋與攤主砍價,在與路人瞎聊,餓了來盤過油肉拌面,吃撐了來碗當?shù)氐?茶,消消油膩,再吃幾串香噴噴的烤羊肉,然后繼續(xù)下一個目標,吃的,喝的,玩的,樂的。。。。哇噻,好久都沒那么放縱自己了!我就像一只脫了僵的野馬一樣到處撒蹄,但也只有如此野性的城市才能激發(fā)出我的狂!是的,烏魯木齊是一座充滿誘惑力的野性城市。這和他們原本是游牧民族的天性相吻合,而漢族人就是一支中和劑。豎立在紅山底下的白馬雕塑很能說明這一點。兩只矯健的白馬一仰首嘶鳴,一低頭不語,把烏市人豪邁和含蓄的兩面都揉在一起了。
有人說到新疆會有身處外國的感覺,而我竟然在這尋回家鄉(xiāng)的感覺。烏魯木齊人是由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多個民族組成的城市。其中維吾爾族人在宗教信仰,生活習慣,服飾打扮,文化藝術方面與我國家的馬來人有著驚人的相似。當我看見滿街都是那蚯蚓也似的維文時,心里就有說不出的親切感。仿佛已經(jīng)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我突地想起臺灣作家龍應臺說的一句話:“中國對海外的游子而言,是個即是祖國又是外國的地方。”此時此刻的我,完全可以體會龍女士復雜的感情。我從來沒有在異地與家鄉(xiāng)如此貼近過更沒有像此刻那樣的思鄉(xiāng)過。我想家,想朋友,想母校,想劇團。。。。。。想一切在馬來與我有關連的事與物。游子的愁緒把我的心占得滿滿的,但現(xiàn)在不是想家的時候。尤其是當States have problems by
payday loan process you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