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的大西北,有一處神奇的地方,那就是沙泉永恒共處的鳴沙山─月芽泉。鳴沙月芽最早的文字記載始于隋朝,距今已一千多年。當(dāng)時描述:鳴沙山之沙,“登之即鳴”“鳴聲如絲……,如雨……,如雷”;月芽泉之泉,“亙古沙不填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與今日所見一致,以此類推,隋朝以前的鳴沙山─月芽泉必定與今日完全相同,以至可以前溯一千年,兩千年,一萬年,兩萬年……,更可以后推一千年,兩千年,一萬年,兩萬年……。
沙,是易動的,他隨風(fēng)而動,遇水而流,然鳴沙山之金黃色細(xì)沙,經(jīng)千年風(fēng),歷萬載雨,卻不動不移,山廓還是一樣的山廓,沙鳴還是永遠(yuǎn)的沙鳴;水,是活性的,太陽可以烤干她,沙漠可以吞噬她,但月芽泉之水卻臥沙不滲,日曬不涸,永遠(yuǎn)那么清澈動人,那么生機(jī)勃勃。這便是永恒的力量。沙水一般是不相容的,沙強(qiáng)則噬水,水強(qiáng)則淹沙,沙水爭強(qiáng)則肆虐狂暴,招災(zāi)惹禍。然在此處,卻沙托碧水,水潤黃沙,雄壯沙山環(huán)抱著月芽兒般的翠綠湖面,如壯少年擁著美少女,美少女倚著壯少年,天作地合,和諧美妙。這便是愛的力量。
還有風(fēng),還有日,它是沙水之共同天敵。永恒的風(fēng),一刮到永遠(yuǎn),永恒的日,西落又東升,然這都改變不了鳴沙山永遠(yuǎn)年輕的健壯體魄,抹不去月芽泉婀娜多姿的青春容顏,更奪不走鳴沙月芽永恒的堅貞愛情。風(fēng)永恒,日永恒,鳴沙月芽亦永恒。這便是永恒之愛的強(qiáng)大力量。還有月亮,靜靜地照著他們,聽鳴沙喃喃細(xì)語,看芽泉翩翩起舞,精心地呵護(hù)著他們的愛情。銀色月光下,鳴沙山臨泉沐月,更顯山廓分明,英姿勃勃;月芽泉水映沙山,更顯含情脈脈,一往情深。永恒的月亮,令鳴沙月芽的愛情更美好,更永恒。
萬能的造物主啊,感謝您! 為人間造就了如此美妙的境界,美好的永恒。但我更知道,是鳴沙山寬闊的胸懷廣納天上來水,宏大的肚量海蘊地下百泉,強(qiáng)壯的肩膀力檔八面來風(fēng),才使得月芽泉柔弱的姣美紅顏不老,青春永駐;是月芽泉的秀美、靈氣、純潔、溫柔給了鳴沙山無限的遐想,無限的幸福,才令鳴沙山更具力量,愛心不老。是他們自己共同創(chuàng)造了美好,創(chuàng)造了永恒。我歌頌?zāi)?,偉大的永恒,偉大的愛,偉大的造物主,偉大的鳴沙山─月芽泉。

火焰山游記
書載:盛唐時,唐三藏西天取經(jīng),師徒一行四人行至吐魯番地界,遇方圓八百里之火焰山,烈焰滾滾,焚石化鐵,飛鳥不過,人近不得,幸得悟空神通廣大,三借芭蕉扇,扇來東海之水澆滅魔火,不但保得師傅闖過一劫,還令燒了幾萬年的火焰山從此不再吐火竄焰。又書載:火焰山熊熊烈火雖被大圣所滅,但仍為中國炎熱之最,夏季日平均溫度45度,最高地表溫度75度,可烤熟雞蛋。
日月如梭,光陰荏苒,話說到了公元2000年盛夏某日,有廈門五男二女,慕名來游火焰山,為首一人姓C名M,四十有三,雖戴眼鏡,卻精干十分,上山下海,不在話下,M妻P,子R,鳴妹Y,妹夫G,YG之子X,R同窗L,與M共游。當(dāng)日正午時分,一行人乘車抵達(dá)。下車前司機(jī)通知:“此處照相時間30分鐘。”,G問:“游玩時間多少?”,司機(jī):“火焰山除了熱,沒啥可看,難道你們敢登上前面的火焰山?”。順其手指方向,眾人舉目望去:茫茫戈壁前方,平地拔起一脈延綿山川,不高,十分陡峭,不見草木溪流,只見鐵紅色山體溝壑縱橫,熱浪升騰,與江南之秀山翠嶺有天壤之別。G生性好奇,見此“熱”烈景象,頓時“熱”情高漲,大喝一聲:“上!至少爬到半山腰!”,R亦不甘示弱,喊道:“我也要上!”,“上!”“大家一齊上!”,一時間車內(nèi)“上”聲一片,“熱”情洋溢。唯P冷靜,輕聲細(xì)語曰:“我不上,就近照完相,就要到車內(nèi)來。”。不等M說完“要多帶水”,車門一開,R、X、L三少年已迫不及待奔向火焰山,M、Y、G立即各提一瓶礦泉水追去。
古人云:望山走死馬,看似近在咫尺之火焰山,經(jīng)眾人一陣奔襲,似乎仍遠(yuǎn)在天邊,少年們步伐便漸漸放慢,G、M逐漸趕上,拉下Y獨自撐傘殿后。盛夏時節(jié)火焰山腳下之戈壁灘,天空湛藍(lán),烈日刺眼,光芒灼人;微風(fēng)卷起細(xì)沙,夾著熱浪,一陣陣襲來,穿透衣衫,直逼肌膚;地面呈褐、灰、白三色交錯,一馬平川,遍地石礫,不見一綠,似一巨大平底熱鍋,向上發(fā)出縷縷熱波。置身于高溫立體包圍中,如居烤箱,汗流不出,胸腔發(fā)悶,眼睛發(fā)澀,一陣陣起雞皮疙瘩,酷熱得令人無處藏身,煩燥不安。然并無一人有退縮之意,因為── 火焰山在前。
終于抵達(dá)山腳,近觀火焰山,光禿禿山體非但寸草不生,滴水難覓,連飛鳥螻蟻,亦不見蹤跡,言為生物禁區(qū),想也貼切;鐵紅色山坡土質(zhì)松軟,腳踩印深二寸有余,鞋入土中,腳有燙感;整個坡面溝溝壑壑,深深淺淺,縱橫交錯,雜亂無章。確有幾分險峻,幾分神秘。學(xué)當(dāng)年紅軍長征,每人呷一口礦泉水,便開始登山。只見X一陣竄步,蹭,蹭,蹭,就到了半山腰,叉腰揮手,向下招呼。G上氣不接下氣唱著“你挑著擔(dān),我牽著馬,……”,沿途大喊“妖怪,哪里走!”,殺了上來。L手腳并用,摸爬滾打,渾身是泥,第三個抵達(dá)。R學(xué)悟空,用掌擋陽,做火眼金睛狀,一路趕來。再看M,從另一山峰攀登,不歇不停,一鼓作氣就到半山腰,與G等四人隔山遙相呼應(yīng),頓時,致意之聲,此起彼伏,南山北山,快樂無比,挑戰(zhàn)極限,激情澎湃。只有Y,停在山裙部,抬頭看山上,可憐巴巴又無可奈何。登至半山腰,所帶礦泉水早已耗盡,眾人都覺皮膚干燥,口腔枯澀,喉嚨撕裂,頭昏目眩,翔更是不停大喊腳痛。鳴見眾人已達(dá)耐熱極限,便令鳴金收兵。
回到車上,眾人急忙補水,冷氣里,所有上山歸來者,瞬間汗如雨下,個個大呼小叫:痛快!過癮!爽!贊!……。突然,有人高聲發(fā)布特快新聞,稱:X穿于腳上之襪剛被火焰山焚燒一洞,宣布本雙襪子即日報廢,擬將丟棄,欲參觀者從速聯(lián)系。引來眾人一陣開懷暢笑。傳觀其襪,果然有一新近被燒之洞,因此集體定案,確認(rèn)該襪為火焰山所害。有“憂患公民”立即建議:應(yīng)將此襪列為文物予以珍藏。此時,沉默許久的司機(jī)突然發(fā)言,一本正經(jīng)曰:“我從沒見到你們這么傻這么好笑的游客。”。
傻乎?癡乎?有詩為證:緣何到此山,只因此山熱;登過火焰山,從此不喊熱。
陽關(guān)情結(jié)
從敦煌出發(fā)向東,坐車約一個小時便到陽關(guān)。下車順勢望去:是一坡寸草不生的小山梁,山尖孤獨矗立著一座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古烽火臺,山腳伸開一片廣闊無垠的沙漠,沙漠中有一湖碧水,碧水帶出了一塊綠洲,還有當(dāng)代人設(shè)立的不太協(xié)調(diào)的一排石碑和一間簡陋的展覽廳。景觀平平,游人寥寥,與事先想象的同樣無聊。漫不經(jīng)心跟著導(dǎo)游小姑娘,隱約聽到在念叨著:“沙漠中的水脈就是命脈……,達(dá)官富賈西出的必由之路,必過之關(guān)……,迎來送往,好不氣派……,”。最后,沙漠里走一走,幾個點照照相,不經(jīng)意中就結(jié)束了此次游興淡淡的陽關(guān)之旅。
是在States have problems by
payday loan process you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