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爾高原
發(fā)表時間:2015/11/5 8:59:21來源:網絡瀏覽量:19049
帕米爾高原,中國古代稱蔥嶺,是自漢武帝以來開辟的絲綢之路之必經之地。帕米爾高原位于中亞東南部、中國的西端,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目前除東部傾斜坡仍為中國所管轄外,大部分屬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爾屬于阿富汗。
帕米爾高原(Pamirs ,亦作Pamir)。高原最高峰為中國境內的公格爾山(7719米)。帕米爾高原是有名的世界屋脊,地球上兩條巨大山帶 (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帶和帕米爾-楚科奇山帶)的山結,也是亞洲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包括喜馬拉雅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和興都庫什山五大山脈。群山起伏,連綿逶迤,雪峰林立,聳入云天,構成了世界上有名的高原。
在清朝全盛時期,帕米爾高原全境屬于中國所管轄,1890年間,由于俄國亟欲指染中國新疆、英國對西藏有野心,因此兩國簽定英俄協(xié)定,由英國取得瓦罕帕米爾,俄國取得北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位于中亞東南部、中國的西面,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目前除東部傾斜坡仍為中國所管轄外,大部分屬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爾屬于阿富汗。帕米爾高原地理上屬亞洲中部,位于中國、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邊境上。帕米爾高原也是亞洲大陸南部和中部地區(qū)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包括喜馬拉雅山脈、喀喇昆侖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五大山脈,它群山起伏,連綿逶迤,雪峰群立,聳入云天,號稱亞洲屋脊。
“帕米爾”是塔吉克語“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擁有許多高峰。帕米爾高原早在中國漢代就以“蔥嶺”相稱,因多野蔥或山崖蔥翠而得名。帕米爾高原實際上不是一個平坦的高原面,而是由幾組山脈和山脈之間寬闊的谷地和盆地構成。根據地形特點。帕米爾高原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帕米爾地形較開闊坦蕩,由兩條西北—東南方向的山脈和一組河谷湖盆構成,絕對高度5000米~6000米。相對高度不超過1000米~1500米。西帕米爾則由若干條大致平行的東北—西南方向的山脈谷地構成,地形相對高差大,以高山深谷為特征。
中華民國成立以后,帕米爾高原始終無法有效統(tǒng)治。中華民國政府沿用清末地圖,并未囊括帕米爾高原,在1945年承認蒙古獨立后“地圖開疆”將帕米爾高原西邊的噴赤河視為是中國的極西點。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阿富汗簽訂邊界條約,正式承認放棄瓦罕帕米爾。1990年塔吉克斯坦獨立,在簽訂條約時也承認放棄帕米爾北境,中國極西點向東移至今日位置。
現在郎庫里帕米爾的一部分和塔克敦巴什帕米爾仍屬中國,瓦罕帕米爾屬于阿富汗,其余帕米爾的大部分屬于塔吉克斯坦。帕米爾高原號稱亞洲屋脊。目前除東部傾斜坡仍為中國所管轄外,大部分屬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爾屬于阿富汗。
帕米爾共分八“帕”,由北向南依次為:和什庫珠克帕米爾、薩雷茲帕米爾、郎庫里帕米爾、阿爾楚爾柏米爾、大帕米爾、小帕米爾、塔克敦巴什帕米爾、瓦罕帕米爾。
帕米爾高原是古代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當時從塔里木盆地到高原上,要沿高原東緣的峽谷溯河而上,再翻越高原上的幾條山脈,經過終年冰雪覆蓋的山口,道路十分艱險。今日,從塔里木盆地的第一大城市喀什乘汽車只需一天便可到達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干,可謂天險變通途。沿途可觀賞高原東緣海拔7719米終年積雪的公格爾山和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亞洲地形的特點是中間高、周圍低。在亞洲中心地帶,有一個巨大的山匯,亞洲大陸上幾條巨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喀喇昆侖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都在這里匯結,形成一個巨大的山結。它雪峰群立,與青藏高原同稱世界“屋脊”,這就是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古稱不周山。不周山為古代傳說中的山名,最早見于《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楚 國大詩人屈原在他的不朽著作《離騷》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蓖诔蓵摹痘茨献印ぬ煳挠枴穭t對不周山之“不周”,作了更為神奇的描述:“昔共工與顓瑣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據王逸注《離騷》,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昆侖山西北。這個不周山即今日昆侖山西北部的帕米爾。 帕米爾高原早在中國漢朝就以“蔥嶺”相稱,因多野蔥或山崖蔥翠而得名。
到了唐代,這里又出現了一個新名字“帕米爾”。
到了清代,帕米爾之名已完全取代了歷代使用的其它名稱,并按照自然地理狀況,將帕米爾分為“八帕”。由北向南依次為:和什庫珠克帕米爾、薩雷茲帕米爾、郎庫里帕米爾、阿爾楚爾帕米爾、大帕米爾、小帕米爾、塔克敦巴什帕米爾、瓦罕帕米爾。清朝在阿爾楚爾帕內立有記功碑;在各帕共建有八所卡倫;帕米爾是我國塔吉克族和柯爾克孜族居住、游牧的地方,直到19世紀70年代一直屬于中國。目前除東部傾斜坡仍為中國所管轄外,大部分屬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爾屬于阿富汗。
十九世紀80年代之前,帕米爾高原全境屬于中國所管轄,1890年間,由于俄國亟欲指染中國新疆、英國對西藏有野心,因此有所謂的英俄協(xié)定,由英國取得瓦罕帕米爾,俄國取得北部。1883年沙俄搶占新疆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后,1892年又出兵強行占領薩雷闊勒嶺西部2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華民國成立以后,帕米爾高原始終無法有效統(tǒng)治。但中華民國政府始終將帕米爾高原西邊的噴赤河視為是中國的極西點。
196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阿富汗簽訂邊界條約,正式劃定中阿邊界。
1990年代塔吉克斯坦獨立,1999年8月13日,中塔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塔國界的協(xié)定》等協(xié)議。2011年9月20日,中塔新劃定國界交接,1158平方公里國土回歸。中國極西點向東移至今日位置。
帕米爾高原實際上不是一個平坦的高原面,而是由幾組山脈和山脈之間寬闊的谷地和盆地構成。根據地形特點。帕米爾高原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帕米爾地形較開闊坦蕩,由兩條西北—東南方向的山脈和一組河谷湖盆構成,絕對高度5000米~6000米。相對高度不超過1000米~1500米。西帕米爾則由若干條大致平行的東北—西南方向的山脈谷地構成,地形相對高差大,以高山深谷為特征。帕米爾高原是古代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當時從塔里木盆地到高原上,要沿高原東緣的峽谷溯河而上,再翻越高原上的幾條山脈,經過終年冰雪覆蓋的山口,道路十分艱險?,F今,從塔里木盆地的第一大城市喀什乘汽車只需一天便可到達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干,可謂天險變通途。沿途可觀賞高原東緣海拔7719米終年積雪的公格爾山和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
根據地形特點,帕米爾高原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帕米爾地形較開闊坦蕩,由兩條西北—東南方向的山脈和一組河谷湖盆構成,絕對高度5000米~6000米。相對高度不超過1000米~1500米。西帕米爾則由若干條大致平行的東北—西南方向的山脈谷地構成,地形相對高差大,以高山深谷為特征。按照自然地理狀況,可分為八個部分,文稱八“帕”。清朝在阿爾楚爾帕內立有記功碑;在各帕共建有八所卡倫;帕米爾是我國塔吉克族和柯爾克孜族居住、游牧的地方,直到19世紀70年代一直屬于中國。帕米爾共分八“帕”,由北向南依次為:和什庫珠克帕米爾、薩雷茲帕米爾、郎庫里帕米爾、阿爾楚爾柏米爾、大帕米爾、小帕米爾、塔克敦巴什帕米爾、瓦罕帕米爾。
青藏高原地區(qū)有確切證據的地質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億年前的奧陶紀,其后青藏地區(qū)各部分曾有過不同資料的地殼升降,或為海水淹沒,或為陸地。到2.8億年前(地質年代的早二疊世),現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涌的遼闊海洋。這片海域橫貫現在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qū),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通,稱為“特提斯?!?、或“古地中海”,當時特提斯海地區(qū)的氣候溫暖,成為海洋動、植物發(fā)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兩側是已被分裂開的原始古陸(也稱泛大陸),南邊稱岡瓦納大陸,包括現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南亞次大陸;北邊的大陸稱為歐亞大陸,也稱勞亞大陸,包括現在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2.4億年前,由于板塊運動,分離出來的印度板塊以較快的速度向北移動、擠壓,其北部發(fā)生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抬升,促使昆侖山和可可西里地區(qū)隆生為陸地,隨著印度板塊繼續(xù)向北插入古洋殼下,并推動著洋殼不斷發(fā)生斷裂,約在2.1億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進入構造活躍期,北羌塘地區(qū)、喀喇昆侖山、唐古拉山、橫斷山脈脫離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萬年前,印度板塊繼續(xù)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強烈的構造運動。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區(qū)急劇上升,藏北地區(qū)和部分藏南地區(qū)也脫離海洋成為陸地。整個地勢寬展舒緩,河流縱橫,湖泊密布,其間有廣闊的平原,氣候濕潤,叢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