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北角包括伊寧市(是中國最西部的城市)尼勒克縣,新源縣、鞏留縣、特克斯縣、昭蘇縣、察布差爾縣、霍城縣。伊犁河谷是西王母之都,西極天馬的故鄉(xiāng),是絲綢之路北線和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薈萃之地及中亞人種的展覽館。伊犁河谷是亞歐大陸干旱地帶的一塊“濕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原遼闊,物產(chǎn)豐富,享有“塞外江南”、“蘋果之鄉(xiāng)”以及“天馬故鄉(xiāng)”之美譽。
伊犁河谷 - 地理位置
伊犁河谷北、東、南三面環(huán)山,北面有西北--東南走向的科古琴山、婆羅科努山;南有北東東--南西西走向的哈克他烏山和那拉提山;中部還有烏孫山、阿吾拉勒山等橫亙,構(gòu)成“三山夾兩谷”的地貌輪廓。三列山系向東輻合于東部的依連哈比爾尕山匯,使伊犁河谷形成向西開敞的喇叭形谷地,可以大量接受來自大西洋的濕潤水汽。因此,伊犁地區(qū)降水豐沛,氣候濕潤,山青水秀,物產(chǎn)富饒,是著名的 “新疆羊”、“伊犁馬”的故鄉(xiāng)。伊犁現(xiàn)有6個省級自然保護(hù)區(qū),其數(shù)量約占新疆自然保護(hù)區(qū)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這里是開展生態(tài)旅游最理想的場所。
伊犁河谷 - 概述
伊犁自古就是中國多民族棲息之地。先秦時為塞人牧地,西漢初年為大月氏所據(jù);由漢迄晉伊犁地區(qū)為著名的烏孫國所在地。烏孫是現(xiàn)代哈薩克族的祖源之一。張騫鑿空通西域,漢烏通好,漢公主昭君和解憂相繼和親嫁給烏孫王。隋唐為西突厥及回鶻地;元、明為蒙古諸王封地;明末清初為準(zhǔn)噶爾部游牧地,1755年清乾隆平定準(zhǔn)噶爾部,統(tǒng)一西域。1762年清廷在此設(shè)置“伊犁將軍府”作為西域最高軍事行政長官,總管天山南北和巴爾喀什湖及帕米爾諸地。歷史上,伊犁曾是絲綢之路北新道的必經(jīng)之地,遺留下大量富有草原文化特色的名勝古跡。
伊寧市橫亙于伊犁河谷中部,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也是伊犁河谷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中心。全市總面積675.5平方公里,市轄8鄉(xiāng)、1鎮(zhèn)、1場、8個街道辦事處。截止2005年底,轄區(qū)總?cè)丝?3萬人,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錫伯、烏茲別克、俄羅斯等32個民族。
伊犁河谷 - 氣候
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冷熱差異懸殊,寒暑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大,干旱少雨。春秋季較短,冬夏季較長。四季著衣,夏季可備單衣,加外套,冬季要有厚羊毛衫和羽絨服或大衣。春秋兩季穿羊毛衫并備風(fēng)衣。
3月中旬至6月下旬氣溫10~20度
6月下旬至8月底氣溫25度左右
9月至11月下旬氣溫 5~20度
11月下旬至3月上旬氣溫 15~25度
States have problems by
payday loan process you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