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博物館
發(fā)表時間:2023/3/13 20:49:00瀏覽量:3070
中國首家以樓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該館集“樓蘭”文物整理展示、挖掘保護于一體,是集中展示樓蘭古城、米蘭遺址、小河墓地等歷史文物、人文資源的重要平臺,是人們深入了解樓蘭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樓蘭博物館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若羌縣城內(nèi),2011年5月3日正式開館。樓蘭博物館總投資2800萬元,占地面積13103平方米,建筑面積4668平方米,主體工程建設(shè)歷時兩年。博物館整座建筑具有濃郁的古樓蘭建筑特色,其中一側(cè)的建筑模仿著米蘭佛塔建造,另一側(cè)則是現(xiàn)代建筑樣式?,F(xiàn)代建筑面墻上浮雕著一個按樓蘭女尸復(fù)原的貌如天仙的美女頭像,在仿造米蘭佛塔的建筑下,則有三尊佛陀雕像。
樓蘭博物館館藏各類文物607件,主要以木器、青銅器為主,其中二級文物4件、三級文物18件,分別出土于樓蘭古墓、樓蘭古城、米蘭遺址、羅布泊南古城遺址、小河墓地等。鎮(zhèn)館之寶有從樓蘭遺址和小河墓地出土的8具成人和兒童的干尸等。最具樓蘭文化代表的文物有從樓蘭古墓中采集的皮靴、錦和米蘭遺址出的木簡,充分展現(xiàn)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繁榮景象,以及當(dāng)時絲綢之路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繁榮面貌和盛極一時的樓蘭國。
博物館內(nèi)部布局幽雅,現(xiàn)設(shè)有文物展示廳、紅棗展示廳、礦產(chǎn)資源展示廳,一次可容納近千人同時參觀。在博物館內(nèi),還有一個以樓蘭古城遺址現(xiàn)存的三間房為核心,模擬而成的樓蘭古國模型。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記載:“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边@是文獻上第一次記載樓蘭城。從模型中可以看到,一條河流貫穿全城而過。
發(fā)展歷史
樓蘭古城位于若羌縣城200多公里的地方。古城平面近正方形,邊長在330米左右,幾乎全部為流沙所掩埋。城墻用粘土與紅柳條相間夯筑。有古運河從西北至東南斜貫全城。運河?xùn)|北有一座八角形的圓頂土坯佛塔。塔南的土臺上,有一組高大的木構(gòu)建筑遺跡,曾出土漢文、佉盧文文書及簡牘、五銖錢、絲毛織品、生活用具等。運河西南的中部,有3間木構(gòu)土坯大型房址,房中及其附近曾出土大量漢文文書、木簡及早期粟特文和佉盧文文書,估計為衙署遺跡。其西的一組庭院,可能是官宦宅邸,南邊分布著矮小的民居。城中出土的各種文書、簡牘,被稱作羅布泊文書。樓蘭如何消失有多種說法,路斷城空、生物入侵、戰(zhàn)爭毀滅、瘟疫、破壞環(huán)境等等說法眾亂紛紜。
若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自治區(qū)級保護單位6處,文物遺址38處。境內(nèi)分布著樓蘭古城遺址、米蘭古城遺址、海頭古城遺址、小河墓地、神秘的羅布泊,歷史上曾經(jīng)是多種文化交流、互化、傳播的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