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瓦人有語言沒文字,也未留下民族史志———
在阿爾泰山腳下的密林深處,住著一個神秘部落,他們自稱為圖瓦人,有人說圖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時留下軍隊的后裔。從他們的長相和生活習慣來看,的確和蒙古人非常相似,但令民族調(diào)查專家疑惑的是,他們說的語言和蒙古語完全不同,卻和一種神秘的語言———古突厥語相關,那么圖瓦人究竟是什么民族,他們又是何時來到喀納斯地區(qū)的呢?
有人稱圖瓦人是當年成吉思汗西征時留下的。
圖瓦人有語言但沒有文字,他們沒有留下自己民族的史志,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的程適良教授,是最早參與調(diào)查圖瓦人的專家。程教授了解到,居住在我國新疆的圖瓦人大約有25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哈巴河縣白哈巴村、布爾津縣禾木村和喀納斯村。圖瓦人有語言但沒有文字,地方志上也很少有關于他們的記載。一位叫“托?!钡男』镒訉ψ约旱拿褡迨飞杂辛私?。他說,圖瓦人是當年成吉思汗西征時留下的。這也是當?shù)厝似毡檎J為的一種觀點。
從歷史記載來看,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各部落之后,曾有3次大西征,每次都要翻越阿爾泰山,在“也兒的石河”畔休整,而“也兒的石河”就是今天的“額爾齊斯河”的古代稱呼,“額爾齊斯河”從阿爾泰山下流過,匯入的一個重要水系正是喀納斯湖。
那么,當時西征的圖瓦人是否就是蒙古人呢?為什么后來還要留下“圖瓦”這個稱呼呢?雖然史書上并沒有明確記載,但圖瓦人的長相和蒙古人很相似,而且服裝服飾和生活習慣也基本一致。其次,在宗教信仰上,圖瓦人和蒙古人現(xiàn)在都信仰喇嘛教,同時也都保留著一些薩滿教的遺俗。
大多數(shù)圖瓦人都認為自己和成吉思汗有關,但為什么這樣做卻有不同看法。曾在邊防工作的哈爾哈斯認為,崇拜成吉思汗更多的是因為他是英雄,而不是他和圖瓦人有直接關系。禾木村的老校長塔良海說,其實在禾木村除了圖瓦人以外,還有真正的蒙古人。在他的引導下,調(diào)查者找到了縣教育局督導師巴德爾湖,巴德爾湖說他們家族就不是圖瓦人,之所以住在禾木喀納斯,是因為清朝時從外蒙被調(diào)配到這里來管理圖瓦人的。
當初的圖瓦人和蒙古人又是什么關系?
為了解答這個秘密,調(diào)查組只能從今天的圖瓦人生活中尋找蹤跡。調(diào)查組第一次來到禾木的感覺是,這里為什么沒有蒙古包?圖瓦人的房舍很特別,都是清一色木頭房子,房子外還有一圈一圈的柵欄,整個村莊的景致和北歐村落十分類似,卻和人們印象中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大相徑庭。
參加圖瓦人的聚會,喝酒是免不了的,而這酒大多是自己釀制的奶酒,但和蒙古人釀酒的原料不同,圖瓦人用的不是馬奶而是牛奶。調(diào)查組還發(fā)現(xiàn),一般蒙古人都是戴銀首飾,可圖瓦人卻喜歡戴金首飾,上面還鑲嵌寶石。
最讓研究民族語言學的程教授疑惑的是,圖瓦人說著一種奇特的語言。最初,他們猜測這或許是類似蒙古語的一種方言,但很快就發(fā)現(xiàn)它們有著根本性差別,對語言的敏感,讓專家們意識到,這可能是揭開圖瓦人身世之謎的一個突破口,于是他們決定調(diào)查從學習語言開始。
對于這些陌生的語言,調(diào)查組的成員都采用國際音標進行記錄,同一詞匯還必須找3個人以上驗證,到了晚上大家又聚到一起核對校正。后來他們逐漸掌握了3000多詞匯,編出了一本圖瓦語小冊子。
專家們整理分析后發(fā)現(xiàn),圖瓦語里還是借用了一些蒙古語的詞匯,但主體部分卻完全不同。在查閱了大量國內(nèi)外文獻資料后,他們意識到,圖瓦語和一種非常古老而神秘的語言———古突厥語有關。
與此同時,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現(xiàn)象,禾木村的學校里有圖瓦學生,還有一些哈薩克學生,圖瓦學生經(jīng)過專門的蒙古語學習,說蒙古話還很困難,但簡單的生活交流之后,幾乎每個學生都會說流利的哈薩克語。這恰好印證了圖瓦語和古突厥語的關系。
“圖瓦”只是現(xiàn)代的一種漢譯,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還有其他略微不同的稱呼,比如“都播”、“禿巴”、“德瓦”等。比如在《隋書·鐵勒傳》中記載:“北海南則都播等”,北海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當時的圖瓦人就聚集在今天的貝加爾湖以南,游牧在葉尼塞河上游、薩顏嶺以北的廣大區(qū)域。而實際上早在隋以前,圖瓦的先民就在此生活,西漢初年,他們受北方民族匈奴統(tǒng)治。公元4世紀左右,圖瓦又被西遷的拓拔鮮卑部落統(tǒng)治。
到公元6世紀隋唐時期,突厥部落正是從圖瓦人的世居地崛起,后來成立了強大的突厥汗國,圖瓦地區(qū)正屬于突厥汗國的一部分,圖瓦人和汗國的其他部族一樣,都開始通用古突厥語,信仰薩滿教。
突厥汗國衰亡后,一些部落由于戰(zhàn)爭等原因陸續(xù)向南向西遷徙,進入今天的中國新疆南部以及中亞等地區(qū),而這些地區(qū)的土著居民有一大部分是屬于高加索人種的塞人,他們和塞人發(fā)生混血以后,體質(zhì)上發(fā)生變化,呈現(xiàn)出高鼻深目的一些特點,后來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他們又放棄了原先的宗教,進一步被伊斯蘭化,逐步演化發(fā)展成一些現(xiàn)代民族,比如說維吾爾、哈薩克等等。
而圖瓦部落后來卻經(jīng)歷了不同的歷史過程,主要和蒙古人生活在一起,所以仍然保留了典型的蒙古人種的特點,并接受了喇嘛教。這就是為什么圖瓦和同樣從突厥部落發(fā)展而來的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在語言上相近,但人種和風俗上卻有巨大差異的主要原因。
在圖瓦人的早期歷史進程中,他們主要活動在葉尼塞河上游薩顏嶺附近,但頻繁的戰(zhàn)爭和游牧生活的需要,很自然就可能游牧到臨近的阿爾泰山一帶,所以會有人說,他們的先輩早在1000年前就在喀納斯地區(qū)生活了。
到了公元12世紀左右,成吉思汗統(tǒng)一了蒙古諸部落之后,便開始向周圍擴張,首先征服的就是被他們稱為“禿巴思”的部落,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圖瓦人。這樣圖瓦人就開始大規(guī)模和蒙古諸部落相融合。
States have problems by
payday loan process you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