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奇臺平原上生長的優(yōu)質(zhì)小麥,不僅成就了奇臺拌面的美名,也成就了涼皮子的筋道口感,還有另一種面食就是奇臺大鍋盔。
原來以為鍋盔是陜西人的主食,烙制鍋盔是有多年經(jīng)驗的師傅來完成的,手法有:“一轉(zhuǎn)、二翻、三撓”一轉(zhuǎn),就是鍋盔在鍋中要不停地轉(zhuǎn)動;二翻,就是烙成一面以后再翻過來烙另一面;三撓。就是鍋盔熟的時候撓一撓鍋盔,聽一聽動靜,如果發(fā)出清脆聲音,上面有白色痕跡,那么就可以了,否則就沒有熟透。等到快出鍋時候,再撒上新鮮的芝麻,然后就可以出鍋了。出鍋以后的黃里透焦,焦里透黃,咬著酥脆,吃著香甜,不愧有陜西八大怪的美名。
據(jù)介紹鍋盔始創(chuàng)于唐代,用鐵鍋烙制。傳說是由于行軍過程缺少鐵鍋,于是戰(zhàn)士們突發(fā)奇想以自己的頭盔為鍋,將揉好的面餅放在頭盔烙制,故稱鍋盔。鍋盔以乾縣鍋盔最為有名,其特色為厚、大,不易壞。
不曾想在昌吉的街頭巷尾,經(jīng)常會遇見推著三輪賣奇臺大鍋盔。奇臺人介紹當(dāng)?shù)赜屑液苡忻摹盎匚断沐伩辍?,這家店的老板以前的時候,他在大街上擺攤賣,生意好后,幾年前開了家店面,生意一直很火爆,提起奇臺的酸奶鍋盔,定是老馬的最好。奇臺人也經(jīng)常給在昌吉和烏市的親戚朋友帶去品嘗,一傳十,十傳百,漸漸創(chuàng)出品牌來了。
鍋盔花色品種越來越多,和好面粉,揪一塊揉成鞋底板大小,撒上芝麻,蔥花,刷上一層裹著糖稀的油,在紅彤彤的爐膛里烤熟。甜酥中帶香,厚大而耐餓,這就是鍋盔了。
街頭巷尾,見到推著三輪賣的大鍋盔。
牛奶鍋盔
甜鍋盔
孜然鍋盔,吃上有個烤肉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