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世紀以前居住在中國西北部、后遷徙到中亞地區(qū)的游牧部族。在中國先秦時代的古籍中,或譯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后來也有譯作月支的。月為肉字的古體(氏古音讀作支)。
月氏為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後1世紀一個民族名稱。早期以游牧為生,住在北亞,并經(jīng)常與匈奴發(fā)生沖突,其後西遷至中亞。這時,月支開始發(fā)展,慢慢具有國家的雛型。由于大月氏位處于絲綢之路,控制著東西貿(mào)易,使它慢慢變得強大。到後來被匈奴攻擊,一分為二:西遷至伊犂的,被稱為大月氏;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一帶的,被稱為小月支。
要具體指出今天哪個民族是大月氏人的后裔是相當困難的??梢源_定的是, 古代的大月氏人分布在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西北和伊朗東南一帶,那么他 們的后裔也就必然混於上述各地的現(xiàn)代民族之中。貴霜的統(tǒng)治中心位於喀布爾、 白沙瓦一帶,因此大月氏是今天阿富汗民族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來說,阿 富汗的主體民族普什圖人(在巴基斯坦境內(nèi)的又叫帕坦人)就主要是由這一地區(qū) 講東伊朗語的古代居民(主要是塞種人)和后遷來的大月氏人、嚈(左“口”右 “壓”)噠人結(jié)合而成的。 現(xiàn)今在阿富汗東北部興都庫什山南麓有一個名叫努里斯坦人的民族,其起源 至今還是個謎。
努里斯坦人舊稱卡菲爾人,“卡菲爾”是“沒有信仰的人”的意 思。之所以這樣稱呼他們,是由於直到十九世紀末他們還沒有皈依伊斯蘭教,后 來阿富汗艾米爾阿布杜-拉赫曼(Abdur Rahman, 1844-1901)派兵征服,其地 始稱“努里斯坦”(意為“光明之邦”),而逃到巴基斯坦的仍不信伊斯蘭教,繼 續(xù)被稱為卡菲爾人。努里斯坦人使用的語言經(jīng)研究被認為與塞種人的一支吐火羅 人所使用的吐火羅語屬於同一體系,而大月氏人所操的語言正與吐火羅語相近, 因此努里斯坦人很可能就是從公元前二世紀直到公元五世紀時在中亞昌盛的貴霜 大月氏人的后裔。他們一般身材高大,膚色白皙,藍藍的眼睛,也有人懷疑是亞 歷山大大帝時留下來的古希臘人的后裔。 另外,普什圖人還有一個近親民族俾路支人(Baluchi),主要分布在俾路支 斯坦,位於今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三國交界處、錫斯坦(古稱塞種斯坦或薩 迦斯坦)之南,以巴基斯坦境內(nèi)的人數(shù)為最多。俾路支人與普什圖人有血緣關(guān)系, 占地廣闊,內(nèi)分十八個支系,其中之一名曰“布格蒂”人(Bugti),考“月氏” 一詞古漢語讀音近於“格蒂”,古希臘人又將馬薩蓋塔稱為“大格蒂”,因此俾路支人中也很可能還保留得有大月氏人的馀種。
States have problems by
payday loan process your information.